第二十九章:人各有志-《落脚之地》


    第(2/3)页

    卢先生真诚希望在其它业务上进行密切合作,并表示民生公司愿做淬火公司的小弟,愿与雄才大略的刘老板结拜为患难与共的兄弟,尊刘老板为大哥。

    刘裕一文字刘穆之都支持两位老板结拜,铁匠也不勉强。

    双方一群人又来到北碚区的关公庙,刘悟透和卢先生当场烧香祭拜,磕头发誓,正式结拜成患难与共的兄弟。

    结拜完后,北碚区主场的卢先生隆重宴请刘大哥一行人,接风洗尘。

    重庆也在发生一件大事,日本投降后,中国军事实力最强的两派国共两党在切磋谈判,全国社会民主人士在呼吁组建‘民主的联合政府’,斡旋各派军事对立,三权分立,公民直选。

    由于延安八路军纪律严明,真诚为人民服务,思想动员工作又很出色,迅速壮大成中国第二大政治力量,与蒋委员长的国民党力量旗鼓相当。

    傍晚,酒足饭饱的铁匠四人回到淬火重庆分公司办公室,酒后吐真言的铁匠埋怨:“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已经打了34年的仗,应该停下来,好好休养生息搞经济建设了!好好培养跨国企业!”

    刘裕安慰父亲:“不会停下来,权利才是人类最想得到的追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每一个朝代的老百姓们:先权利归属,后休养生息。我深思熟虑分析过目前国内时局,委座不会停战休养生息搞经济,延安的民意拥戴在威胁他的话事人地位。曾经五次血腥围剿红军被迫长征才保住火种的延安,九死一生赶尽杀绝的经历刻骨铭心,八路军不会听从社会民主人士的呼吁而解除武装臣服于国民党的伎俩,内战不可避免!”

    铁匠叹息:“我已经老了,我只是想让中国能出现像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这样的百年企业,只是想让中国的工业设备更发达,人民生活更舒适些,让中国人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但生不逢时年年打仗!”

    刘裕理解父亲一生奋斗的苦衷,父亲如果凭借自己身体素质和足智多谋,成为一方诸侯,甚至再努力成为一代雄主,都有可能,但他热衷于研究机械器皿和企业经营,淡泊加官封侯建立功名。

    一文字也感慨:“如果当今中国有第三种选择就好,既不延安,也不南京,选择姑丈做话事人就好!能上能下,从不迷恋权利,经济军事政治样样精通!以理服人,务实灵活,包容大度。”

    刘穆之也发话:“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人吗,活一天,算一天,不要有遥不可及的理想,实际一点最好!”

    刘裕步入正题:“鉴于内战不可避免,石油化工基地投资太大,飞机制造厂的技术集合条件太难,凡事要尊重实际,走一步看一步,我建议在上海浦东就新建一座中型的造船厂,因为美国的二哥刘秀有经验有订单,再将淞沪大会战时炸毁的面粉厂和玻璃厂重新复原,顺便把淬火重庆分公司整体搬迁至上海外滩,改名叫淬火国际贸易公司。”

    铁匠同意刘裕的计划安排。

    刘裕向父亲拍胸保证:“上海这三座工厂和一家公司的官方营业执照批文,我一个星期搞定!”

    理想缩小,铁匠的负担也减轻,他突然想劝三儿刘裕弃军从商,但现在不好开口。

    国共重庆谈判也如火如荼,延安来了许多代表,一碗饭也来到重庆。国际国内知名人士们也在撮合双方达成共识组建联合政府,但延安始终无法接受解除武装放下武器的苛刻要求,反对蒋坚持的党国一党之国理念,延安感觉蒋委员长为何要最先解除八路军的武装,而不是阎锡山和龙云,此事明显不公平。

    9月10日,重庆国民党政府批准刘悟透在上海浦东建厂。刘裕需要继续留在重庆辅助统帅部进行国共谈判,铁匠和一文字二人开始搬家。

    就当淬火重庆分公司开始收拾家当准备搬上民生公司的货船前往上海时,手捧一本书的八路军将领一碗饭找上门。

    在重庆参与国共谈判的一碗饭接到上级领导们的一个特殊任务:说服姑丈刘悟透加入延安阵营。

    在拆迁的淬火分公司办公室,刘悟透一文字刘穆之三人接待了八路军将领一碗饭。

    一文字的父亲和一碗饭的父亲是亲生兄弟,也都是一袋米的二位亲生哥哥,刘裕与一碗饭是嫡亲老表关系。

    都是至亲,手捧《资本论》的一碗饭诚恳邀请姑丈加入延安阵营的党派,担任巴东县县委书记。

    社会阅历丰富的铁匠也不转弯抹角,直接拒绝:“我在牛角镇图书馆阅读过《资本论》,一直都猜测分析断定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名脱离实际不愿出门找工作谋生的落魄失业者,书中理论漏洞百出,集体化主张过了头,忽略了人性的本质,滥用什么主义阶级剩余价值剥削财产出身来定义一个人的善恶,比如:我和你姑姑二人开一个早餐店,起早贪黑卖馒头油条豆浆,忙不过来,就聘请你一碗饭来做员工,店里就我们三人,你说这个早餐店里谁在剥削谁?”

    手捧《资本论》的一碗饭顿时哑口无言,旁听的一文字和刘穆之则低头忍笑。

    铁匠又劝一碗饭:“资本并不可怕,反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好帮手,美国刘秀的造船厂,上海的石油化工基地,北平城的协和医院,抗战时陈嘉庚捐献的飞机,牛角镇的水利发电厂,这些全都靠一本书籍来完成实现的吗?我如果不是巴东首富,不是一家兵工厂的老板,不是倾家荡产免费***支弹药和手雷,哭河保卫战能打赢吗?你说我愿意抛弃家业去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吗?你认为一名苦心经营多家工厂的老板会相信一位落魄失业者的理论吗?”

    一碗饭低头回答:“不会!”

    一碗饭此时已经确定姑丈与延安的信仰追求严重相悖,说服失败的他准备靠别。

    作为长辈,作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过来人,铁匠还是安慰临走的内侄:“人各有志,信仰追求和生存环境各有不同,都不是错,才构成这个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但凡事如果过了头,必将酿成悲剧,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人处事注意要把握分寸拿捏和头脑清晰,切不可激情过度,跟风起哄。”

    一碗饭点头答应:“是,姑丈,我会铭记在心。”

    一碗饭离开北碚区,

    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在东北已经打起来了,四平激战后,处于弱势的延安阵营退守松花江以北,强势的国军追至松花江南岸,准备过江一网打尽。

    重庆双方边谈边打的局面很尴尬,国内外舆论指责蒋委员长的诚心不够,和平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诚心不够。

    迫于压力,蒋委员长下令东北停战,严禁国军过江追击。雷厉风行的白和部分将领大为不满,在统帅部,白直言不讳劝谏蒋:“时不可失,现在犹豫不决,不趁机过江一网打尽,就会后悔终生!不要管什么舆论和社会人士的指责,杀伐果断,兵贵神速!”

    白拿出地图和已经拟定好的过江计划:趁对方阵脚慌乱人心惶惶,把国军第一猛将刘裕火速调往东北松花江南岸,率军充当前锋迅速过江,猛攻对方核心主力,杜孙陈廖四大悍将部队跟进过江从四个方向围追堵截缩拢包围圈,一网打尽。

    统帅部几位高层军事将领们都赞同白的方案,战机稍纵即逝。

    但此时,美国和苏联强烈要求国共双方立刻停战,并严重警告蒋委员长,后果自负。

    迫于二大巨头的压力,蒋否定白的东北松花江过江一网打尽方案,实行搁置停战,两岸各自休养。

    东北情况紧急,延安立刻把八路军将领一碗饭调至东北松花江北岸训练骑兵营。

    在刘悟透一文字搬家前往上海的前一天晚上,刘裕与父亲彻夜长谈。

    一碗饭是刘裕的嫡亲表哥,二人又是国共双方最顶尖的骑兵将领,如果打内战,二人不得不正面交手。

    刘裕向父亲诉苦:“内战在急,我和表哥一碗饭各为其主,将来不得不面对面交手激战,这如何是好?中国人何时才会停止自相残杀?”

    铁匠沉默片刻,他突然想到了好办法:“如果你和一碗饭各为其主的主是指整个中国的这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党派或一个人,你就可以光明磊落避免与一碗饭交手激战,你弃军从商经营企业。你如果能在上海创办一家像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一样的工业巨头,像詹天佑一样专致于实业建设,应该没人会谴责你?”

    刘裕认为不妥:“我在国军军界声名在外,又很年轻,如果突然弃军从商在上海创业,统帅部和蒋座不会放过我,还是会用各种手段逼我去带兵打仗去对付表哥一碗饭。”

    铁匠依然有办法:“你在中国国内,蒋座会逼你去带兵打仗去对付一碗饭,你如果坐在美国加州刘秀的老板椅上,谁会逼你?”

    刘裕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加州CH公司造船厂是二哥的私人产业,我怎么能坐在他的位置?”

    铁匠胸有成竹保证:“我能让你坐上。我说服刘秀回国在上海发展,你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去美国替他经营美国的公司工厂,他给你部分股份和聘用报酬。你们兄弟姐妹六人由我来调度协作,各自独立发挥个人潜能的同时,齐心撑起淬火公司做成百年企业,做成像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一样的跨国企业”

    铁匠畅想:“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可能改朝换代几次,话事人换了无数个,但一个企业一直在一个家族手中,能够持续继承发展,也是一种莫大的成功!这也我毕生的理想。”

    刘裕同意父亲的安排,他也感觉现在是弃军从商的最好时间:“东北松花江两岸停战后这一个月是内战全面爆发前最和平的一个月,我必须要这一个月内去美国。”

    第二天,刘裕向统帅部请了一个月的假,准备去上海辅助父亲建厂办公司,没有打仗的统帅部批准。

    刘裕带着妻儿与父亲一行人乘坐民生公司的船舶驶往上海。

    在上海落脚后,刘裕亲自出面跑当地政府审批,铁匠们顺利在上海浦西外滩和浦东三林堂展开业务。

    身处浦西外滩淬火国际贸易公司的铁匠突然接到也门亚丁港刘邦的电报:日本已经投降,儿想将公司总部搬回香港,这样离家就近些。

    铁匠马上回电:不要搬回香港,国内局势尚未明朗,内战在急,挨着太近,容易受影响,搬迁至新加坡最合适,新加坡华人居多,生活习惯接近,且地处马六甲海峡国际航运咽喉。

    刘邦接受父亲的建议,立即行动。

    答复刘邦后,铁匠又给重庆的结拜兄弟卢先生发电:内战不可避免,但现在的一个月是战前最和平的一个月,民生公司速在香港成立分公司,转移资产,避免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重庆卢先生回复:弟立刻照办,多谢大哥提醒。

    铁匠也把安排刘裕去美国和家族企业总体规划全盘电报告诉美国加州的刘秀:刘邦在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落地生根;刘裕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去美国经营刘秀的公司工厂,刘秀依然是美国CH公司的老板,但必须回国在上海主持经营中国淬火公司所有大型工厂,可以不带妻儿回来,但本人一定要落脚扎根中国;刘木兰负责牛角镇所有工厂和淬火通讯电话公司;刘芈月去西德蔡司公司发展;刘武曌与丈夫去智利经营银矿;刘家所有企业的制造产品在全球都统一使用金黄色CH商标,商标所有权归刘秀个人拥有,但各自企业的利润归各自拥有支配;铁匠还活着,六个儿女要齐心协力支持淬火公司这棵大树做成威震海内外的百年跨国企业;刘秀正式成为铁匠刘家家族第二代族长,拥有重大决策的最终拍板权;淬火公司的根在中国,华人的根在中国。

    父亲以家族第二代族长和统一商标的极优条件,要求刘秀回国发展,主持中国淬火公司的发展。

    此时的刘秀在美国拥有四家工厂三家公司,妻子珍妮在12年间已经生下混血的三儿二女,珍妮创办的半导体公司和软件公司前途无量,岳父的文森特家族已成为全球涉及钢铁冶炼/房地产开发/军火制造/石油化工/超市零售/远洋航运/半导体硬件制造的工业巨头。

    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刘秀接到父亲的电报后,没有当场回电,他很矛盾,他不想舍弃在美国的一切,回到充满变数贫穷落后的中国。

    淬火公司的根在中国!华人的根在中国!刘秀为这二句话,独自关在老板办公室里思索了二天一夜。

    1927年年底出国留学,到现在1946年年初,整整18年没回家了,整整18年没见到自己的母亲,无数次梦回牛角镇的哭河边。

    第二天早上,刘秀回电父亲:儿刘秀答应回中国。

    刘秀在电报里还表示:先等三弟刘裕到美国加州交接完毕后,我再将上海建厂所需的一切先进机器设备装上文森特远洋货轮,一起回中国。

    铁匠回电:好。

    美国刘秀已经确定归国,现在就剩下刘裕怎么出国。

    在浦西外滩,铁匠刘裕一文字刘穆之四人在集体讨论如何光明正大去美国。

    苦恼的刘裕说:“如果我不辞而别偷偷去美国,统帅部和蒋座发现后,绝对会刁难父亲和淬火公司的,如果向统帅部和委员长请辞,备军打仗在急,他们绝对不批准。这该如何是好?”

    刘穆之想到办法:“可以让一名政府重量级人物帮你请辞,而且这个人不喜欢打仗,比较开明,重视经济建设,也是一名美国留学生,非常欢迎美国留学生刘秀回国创业。”

    刘裕问:“这个帮我请辞的政府重量级人物是谁?难道他能过委员长那一关吗?”

    刘穆之答:“宋子文先生,他现在就在上海,而且他过几天就要乘坐美军军用飞机直达美国,去华盛顿洽谈一件重要外交事务,机不可失!”

    宋子文先生的这件重要外交事务确实是极其重要,甚至比国共谈判还重要,刘裕辞职去美国之事在这件外交事务面前,简直就是九牛一毛。1945年年底,整个中国还有一件棘手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待处理:承认外****成国。

    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慈禧太后孙中山袁世凯北洋军阀大佬们,都采用拖延不承认搁置的政治策略,因为一旦公开声明承认其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就愧对老祖宗,就身负分裂中华民族的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巨头们加紧逼迫中国蒋当局公开声明承认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