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得与失-《三国之傲视天下》
第(2/3)页
此玉又叫和氏璧,乃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此玺复归于秦,明年,始皇崩,后來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因此,传国玉玺乃是皇权的象征。
近闻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出北邙,回宫便失此宝。
而董卓为一直沒有能够得到传国玉玺而遗憾,沒想到竟然被主公偶得!”周瑜解释道。
“父亲,孩儿还听说,此乃神权天授,凡得此物者,必有登九五之分!”孙策惊喜道。
孙坚闻言内心也是狂喜不已,但是由于朱红小匣太过碍眼,好在发现在朱红小匣之内有一金黄色的锦缎,很显然是用來包裹传国玉玺所用,因此,随将传国玉玺小心包裹之后,交于孙策并叮嘱孙策贴身小心看护,切不可遗失。
……。
周瑜缓缓的将事情的原委讲述了一遍,同时周瑜正色道:“程将军,黄将军,韩将军,之所以连诸位将军都有所隐瞒,完全是周瑜之意。
因为传国玉玺乃是非同小可之事,决不让外人知道主公以外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否则很可能会对主公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事关重大,为了不走漏风声,所以瑜才让主公对诸位将军也有所隐瞒,还望请诸位将军见谅。
如果诸位将军要怪罪,周瑜愿意一人承担!”周瑜主动将隐瞒的罪责承担起來。
孙坚孙策父子闻言无不是感激看着周瑜。
如果这些话由孙坚來说的话。虽然也可以但是却难免不让程普他们等人在内心产生一种孙坚对他们不信任的阴影心理,这是孙坚所最不惜望看到了,这也是为什么在程普等人疑惑询问时孙坚在一刹那下意识流露尴尬的神色。
这解释不行,不解释同样更加不行。
但是现在由周瑜主动说出事情原由并承担起责任,那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作为属下其职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來保护自己主公的周全。
而对于得到传国玉玺这是何等的大事,正如周瑜所说一旦这个消息被泄露出去的话,那么孙坚的安全将势必遭到严重的威胁。
同时,程普他们也非常清楚周瑜对于孙坚父子來说,其地位是谁也不可替代了。
而周瑜也有足够的分量促使孙坚來向众人有所隐瞒真相來确保孙坚他们孙氏的周全,一切也就顺理成章。
“周将军说哪里的话,为了确保主公周全,就必须要对所有人隐瞒真相,而这是万不得已的,何罪之有!”程普等人见状赶紧说道。
“可是周将军,这传国玉玺自古以來乃是皇权的象征,现在却被主公有幸所得,将來主公必登九五之地。
如果就这样将它作为抵押献于出去,这是否值得啊!”既然已经知晓此物乃传国玉玺,程普对周瑜打算将其作为抵押物來借兵提出疑问道。
“程将军,这传国玉玺固然重要,但是却是一死物,主公现在得到它非但不能带來丝毫的帮助,就算我们能够隐瞒一时,也瞒不了一世,一旦消息泄露出去反而还会给主公带來无尽的灾祸。
而且现在主公依然沒有任何的势力基础,可是天下群雄割据,诸侯征霸的局面已经拉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