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在有细心的杨学长瞧见了,顺手塞了一个柔软的包袱给他,微笑着说: “靠着,别把聪明机灵的小脑袋瓜撞坏了。” 李牧承笑着谢过,有了柔软的大包袱挡在中间,果然撞不到头了。 可很快,李牧承就有些昏昏沉沉的,竟是有了困意。 没办法,车里人多本就闷,再晃晃悠悠的没事做,哪可能不犯困? 别说是李牧承了,就连那些兴奋到叽叽喳喳的同窗们这会儿也没力气闹腾了。 毕竟除了个别人,比如李牧承同寝室的小胖子经常坐马车赶路习惯了以外,大部分人还是坐久了会晕车的状态,一个个小脸煞白,难受得不行。 这不?一个个蔫吧吧地闭上眼睛全都睡觉了。 这一赶路就是一整天,到了府城的城门前时已然到了半夜。 没办法,城门落锁,非紧要军情,哪怕是王爷和朝堂重臣都没能力叫开城门。一众人只能疲惫地挤在小小的马车里将就一晚。 李牧承这才知道,为啥学长能随手就给自己一大包软乎乎的东西了。 感情这事儿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好几个包袱里装的都是棉被。 也对,这大晚上的总归是要降温的。尽管白天的时候日光毒辣,甚至可以称之为暴晒的程度。可到了晚上,风还是很猛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着了风寒。 古代医疗条件差,一个风寒搞不好都能夺了人的性命。他们这些人除了三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儿和几个青年外,其他的都是小少年。 免疫力虽然称不上最低,但也高不到哪去就对了。 “在外不比在私塾里,条件艰苦些,大家在马车上凑合凑合忍一忍,明天开了城门到了落脚地就好了。” 众学子们都听话得很,自然没有人闹腾。 各自拿了随身携带的饼子,就着竹筒里的水简单的用完晚膳,便挨在一起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吱嘎—— 城门被打开时的声音是巨大的,有些失眠的学子这会儿刚有些困意,直接被这声音给弄得更清醒了。 黄字班的孩子们倒是睡得都不错,没办法,孩子太小,觉多。 冯先生更是第一时间下了马车,和等在城门外的府学之人寒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