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牧承突然就联想到小花奶奶正在洗的衣裳了,那待洗却未拿出来的被单,是不是私塾里面有人帮着隐瞒,顺带销毁证据呢? 这么说来,这家书院之所以会出现,完全就是为了县老爷家里的公子一个人开的。而私塾里的那些孩子,与其说是同窗,倒不如说是县老爷家公子的小弟和玩具。 李牧承不由脑补了一番校园暴力,这难道就是古代版私塾暴力事件? 面对这样不公的事情,李牧承就算是有一颗侠义之心,也实在是爱莫能助。 此时的自己连自保都极为勉强,又怎么帮得了旁人? 不行不行,这家私塾也不能选了。 心情十分差的离开了这条巷子,找到那个等待自己的车夫,闷闷不乐的重新回到了集市上。 “你这是咋啦?” 车夫有些好奇,这小孩儿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进去之前还好好的,出来之后怎么就变低落了呢? 李牧承只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 好在车夫是个有眼色的,没有再问什么。 李牧承回到集市,想着平日里爹娘和姐姐都吃不到什么好东西。 如今自己兜里也有钱了,倒是可以买些好吃的帮他们改善生活。 在街上逛了逛,李牧承花了十五文钱买了五个大肉包子,另外还花了十文钱买了几张葱油饼。 想着娘亲和姐姐那粗糙的手,又去胭脂铺里买了两小罐手油装在了背篓里。 好在镇上物价比较低,即便买了这些东西李牧承还剩下二百多文钱。至于那卖方子得来的八两则是要留着给姐姐赎身的,说什么都不能动。 等到终于搭载牛车回到李家村,刚到村口就被自家娘亲周氏拉到了一边。 周氏只搭眼一瞧就知道儿子的小背篓里面又装了好东西回来,庆幸自己早早就准备好了补救措施。 她递过来一个包裹,里面放着一些山上采摘的野果,一边解释道:“这是我今日没事采摘的小野果,搭在筐外面,你爷奶看见了也不会多想。” “还是娘想得周到。” 李牧承跟周氏刚到山脚下,见四下无人,忙放下背篓,将里面的大肉包子拿了出来。 “娘亲快吃!” 周氏见到李牧承一个小孩子都记得孝敬父母,顿时眼睛湿润了。 虽然心里感动,可还是忍不住责怪道,“绣坊老板真是个好人,肯定人家是看你招人喜欢送你的。” 说着把包子推了过去,“娘不饿,这些留着你晚上饿了的时候偷偷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