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起来,乔夏的妈妈也是因为姊妹众多,才会耽误了风华正茂的年岁嫁人。 在她妈妈那个年代,正赶上改革开放,家家都是孩子很多,为了挣工分,多分粮,就连孩子都要去干活。 虽说干活的人多了,可吃饭的嘴也多了,乔夏从小到大听她妈妈讲她妈妈小时候的事情,说是那时候都是吃玉米馍馍,要不就是吃蒸红薯,哪有现在的白米白面吃。 乔夏有个大舅,基本上没见过,但是乔夏听她妈妈说过,她大舅舅学习成绩好,后来好像还考上了大学。 她姥姥为了供养她大舅舅上学,家里所有的钱都在他大舅舅身上了。 后来她二舅舅跟两个姨都结婚了,家里只留下她妈妈和她三舅舅两个孩子。 那时候乔夏的姥爷身体状况已经不是很好了,时不时还会大小便失禁。 当时朱仙梅为了照顾她爸爸,硬生生的多拖了几年。 在家里不辞辛劳的多挣公分,给家里多分一些粮,只为了减轻她父母身上的担子。 也是因为这样,她妈妈的年纪越拖越大,直到二十四五了,还没有出嫁。 后来说媒的人,给她妈妈说了好几家,人家都嫌弃她妈妈年龄太大,都直接拒绝了。 当时乔夏姥姥天天着急上火的,她这么如似玉的大姑娘,因为照顾她爹,现在说婆家都不好说。 她就让她两个出嫁的姑娘,也帮忙在她们夫家那村子附近看看,有谁家的儿子还没娶媳妇,了解了解靠谱了,也可以介绍看看。 这不,乔夏的两个姨母也是费尽心思,到处去打听,最后还是乔夏的大姨母问到了乔夏爸爸这个村里,才知道了乔进堂这个人。 她也是私下里找人问了乔进堂家里的情况,也知道乔夏奶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但是乔进堂这个人,老实本分,踏实能干,所以乔夏的大姨还是给朱仙梅介绍了下。 朱仙梅能够嫁给乔进堂,基本上也算是乔夏大姨的撮合,两个人才走到一起,结了婚。 两个人结婚这么多年,吵吵闹闹的就这么过来了。 如果这一世乔夏没有重生,那朱仙梅跟乔进堂还是跟前世一样,两个人继续做他们地地道道的农民。 现在有了乔夏的改变,朱仙梅再也不是那个只能忍气吞声的黄脸婆,而且夫疼子孝的幸福之人。 所以乔夏第一次看到她妈妈穿旗袍,直接就被惊艳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