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通这些,梁风合上合同,抬头看着张强,笑着拍了板:“行,那就按这个方案办。”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不过接下来,还有件更关键的事得敲定。我希望把公司的主场区迁到唐城开发区那边,到时候在那重新建厂房。你手下那些老员工,要是愿意跟着过来,咱们就给他们建职工宿舍,解决住宿问题,要是不愿意来,也不用勉强,给他们一笔遣散费,好聚好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你得清楚,接下来这几年,电池行业不会一下子井喷式发展,咱们得沉下心来,一步一步做好技术储备。这段时间,哪怕公司不挣钱,甚至稍微赔点钱都没关系,只要能稳住根基,把技术打磨扎实,等时机到了,才能迎来真正的爆发。” 张强听完这话,心里瞬间松了口气,甚至有些激动。 这样的老板,简直是技术人员的福音。 他本身就是技术出身,太清楚自家公司的短板了。 现在在技术层面没什么核心优势,主打产品是电动车电池,可那电池的储电能力实在太差。 尤其到了冬天,电动车顶多跑10公里就没电了,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场。 之前他一直愁着没钱搞研发、升级技术,现在梁风愿意不计短期得失,支持技术储备,他自然满心欢喜。 “梁总,这些您上次跟我聊过之后,我就一直在琢磨安排了。” 张强热忱的说道,“厂里的技术骨干我都问过了,只要给他们配好职工宿舍,让他们能在唐城安稳落脚,他们都愿意跟着过来。毕竟进城发展,总比在县城里有奔头。至于那些普通员工,给够遣散费,他们也乐意,不然以厂子之前的状况,撑不了多久也得散伙,到时一分钱都拿不到。” “那就好。” 梁风笑着点了点头,又拿起桌上的企划书翻看起来。对于把电池公司迁到唐城、深耕技术这件事,他早就下定了决心,势在必得。 所以哪怕前期要多投钱、多赔钱,他也毫不在乎,他看重的从来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未来十几年、几十年电池行业的巨大潜力。 “还有件事你得记牢了。” 梁风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张强,“一定要多储备技术人才。每年毕业季,多去各大院校跑跑,招收一些应届的技术专业大学生。咱们要做的不是赚快钱的小作坊,是能长久发展的大公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