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血战台儿庄-《落脚之地》
第(2/3)页
丢失北平城的张自忠是李宗仁保下来的,他本是国人皆曰可杀丢失华北的罪人。当年张自忠独自到南京请罪时,李宗仁观察到张自忠在自述时,那种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忠荩之忱,溢于言表,打动了李宗仁,李就跟何应钦一起在蒋委员长那里保下了张自忠。
这时,李宗仁得到了另一部援军,没有人要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川军邓锡侯部。川军邓下辖41军(军长孙震)、45两军。李宗仁命令41军的王铭章122师守滕县,124师在城外策应。
在台儿庄会战中期,华北日军矶谷师团以快速部队南侵,将滕县包围,以重炮及坦克猛攻县城。王铭章师长死守血战三昼夜,终为敌攻破。连同王师长,全师上下殉城,至为惨烈,无一生还,为川军博回铁铮铮同归于尽的荣耀。
老川军邓锡侯部原驻成都,与同为川军的刘湘有仇。邓锡侯被刘湘封锁,无法购买弹械补充,士兵所用的枪大半是土造的。邓锡侯部激于大义,请缨出川参加抗战,奉统帅部令,编为第二十二集团军,以邓锡侯为总司令,孙震为副司令,二人亲自率领川军先去第二战区参加山西保卫战。
结果才到山西,太原已经失守。川军立足未稳,就随大军狼狈后退,沿途遇到阎锡山的军械库便破门而入,拿走补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心疼不已,大为震怒,认为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阎锡山电请中央统帅部将川军调走。
蒋委员长说:第二战区不肯要,就把他们调到第一战区去,问程长官要不要。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也不要,答复中央统帅部:“阎老西都不要,你们送给我,我也不要这种无纪律的土匪军!”
邓锡候的川军成为人人嫌弃的孤儿,当蒋委员听闻川军私自抢劫阎锡山的军火库时,勃然大怒,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叫他们滚回四川去打内战!”
武汉国防统帅部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在旁边听到邓锡候的川军没人要,就从武汉打电话给徐州的李宗仁。
“诸葛亮的石头都是兵,何况是人,我们第5战区要!”李宗仁收下了川军。
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为之将。李宗仁与邓锡侯、孙震两位在徐州第一次见面。给川军拨了新枪5000支,每个军2500支,大力补充军械武器和粮食辎重。川军感激不尽,知恩图报。
滕县是矶谷师团孤军攻占台儿庄的必经之路。
滕县一战,王铭章率领川军122师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全军覆没,竭尽全力消耗矶谷师团的有生力量,让李宗仁部署台儿庄口袋包围圈争取宝贵时间,为整个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确保徐州地区的安全,1938年2月6日李宗仁命孙桐萱部(原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向运河以东推进,袭击济宁、汶上的日军据点,以牵制敌人主力;命令邓锡侯后由第22集团军主力向邹县,一部迂回曲阜、邹县间攻击日军,另一部控制在临城、韩庄之间;命令庞炳勋第三军团于临沂附近在地方部队配合下,夺取蒙阴、泗水,然后向泰安、大汶口间及南驿、曲阜间威胁日军,并对日照、莒县、沂水北方要点派一部兵力与海军陆战队共同防守。孙桐萱部第22师于2月12日晚由大长沟渡运河,14日晚有一小部攀登入济宁城,双方短兵相接,血战数日,终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入城部队伤亡极大,17日晚撤至运河西岸。
与此同时,孙桐萱的第12军81师也直取汶上,于12日晚由开河镇渡运河,一部由城西北攻入汶上城内,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终因人少势弱,损失严重,13日奉李宗仁之命撤向运河西岸。
2月17日,华北日军第二军总部指示第10师团矶谷师团击退汶上、济宁附近中国军队于运河以西;第5师团板垣师团以一个支队向沂水方向前进,配合第10师团作战。第10师团组成长濑支队,于2月17日开始对济宁方面中国军队反击,19日,日军攻陷安居镇,22日突破曹福林第55军阵地。
25日,日军突破杏花村阵地,26日越过运河占领嘉祥。中国守军被迫撤至相里集、羊山集、巨野一线。但李宗仁在这一线布置大量兵力,不断侧击北段南下之敌,使华北日军大部队在这一带徘徊不能南进,暂时稳定了战局。华北日军第5师团组成片野支队,于23日占领潍县,接着该支队编入坂本支队继续南进,并于3月5日占领汤头。
华北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于3月上旬通过华北方面军向大本营申请“追剿眼前之敌,绝不是深入南进作战,为警备后方希望增加兵力”。得到日本大本营批准后,于1938年3月8日向第10师团作了传达。
3月13日,华北日军第二军正式命令第10师团消灭大运河以北之中国军队,第5师团以一部占领临沂后进入峄县附近配合第十师团作战。其企图是,“在达到以上目的后,大致在滕县、沂州一线,给以后作战作好准备”。
滕县和临沂均为鲁南要地,是日军由山东北部进到运河沿线必经之地,津浦铁路线上的韩庄和临枣支线上的台儿庄紧临运河北岸。
华北日军大部队欲进占运河以北地区,必须首先攻占滕县和临沂,而后进占韩庄至台儿庄一线。
板垣、矶谷两师团,是日军精锐之师,此次进攻,来势相当凶猛,大有一举围歼中国军队之势。日军两个师团以六万兵力,在华北方面第二军指挥下,分两路向台儿庄进发。一路为板垣第5师团,沿胶济路西进,进逼临沂;一路为矶谷的第10师团,该师团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儿庄。日军第二军按计划实施的进攻,直接导致了滕县及临沂战斗,从而展开了鲁南地区的台儿庄战役。
2月下旬,日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 中国军队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李宗仁派遣庞炳勋部,先在临沂建立防御阵地,以诱敌深入,先挡住日军第5师团的正面攻击,然后迅速调派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派遣参谋长封少君兼程驰援临沂。
张自忠部此时远在淮河流域一带,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临沂方向增援。此时日军也掌握到张自忠部的动向,但是日方估计,59军最快也要3天的时间,才能从峄县赶到临沂,所以日军认为可以抢先击溃在临沂弹尽援绝的庞炳勋部,然后再以逸待劳地反击张自忠部,因此日军估算张自忠部不但不能及时赶到临沂成为救援军,反而成为送上门来的“找死军”。
但是张自忠却率领59军进行日夜的急行军,这是吃苦耐劳与豪气干云的西北军特质,在军长的一声令下,竟然能够在一日一夜之内,提前赶到临沂。因此59军在敌方完全没有预备的状况下,就有如从天而降般地猛攻日军第5师团背侧,庞炳勋部将士更是用命地从阵地反击,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竟然会进行这种内外夹攻的拼命打法。
因此,在1938年3月14日到18日的临沂决战中,日军第5师团遭到极其惨重的损失,造成日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支撑作战,只有先撤退回莒县以困守待援。临沂之战得胜,它砍断了津浦路北段日军的左臂,促成了之后在台儿庄会战中,为李宗仁围歼孤军深入台儿庄的矶谷师团提供契机。
1938年3月中旬,临沂和滕县同时告急时,蒋委员长也认为在战略上有加强第五战区防御兵力的必要,调第一战区汤恩伯第20军团和孙连仲军团星夜增援。
汤恩伯第20军团是国军精华,军团辖两个军,第52军关麟征,第81军王仲廉。共计五个师,第2师郑洞国、第25师张耀明、第4师陈大庆、第89师张雪中和第110师张轸。
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名义上辖两个军,第30军田镇南、第42军冯安邦。
但在山西娘子关保卫战后,42军所剩只一空番号而已。该集团军实际可参加战斗的部队只有三个师,第27师黄樵松、第30师张金照、第31师池峰城。
汤恩伯是国民党中央军精锐,擅攻;孙连仲是西北军,擅守。
于是,李宗仁安排孙连仲守台儿庄,而汤恩伯则退入了抱犊崮东南的山区,待机出击。
1938年3月21日,李宗仁电报蒋介石、何应钦、徐永昌,关于颁发作战命令如下2点。
1:临城、峄县、韩庄间之敌约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炮兵一联队、坦克车五六十辆,自14日以来在界河、滕县、南沙河及临枣各地与川邓集团(第22集团军)及王军作战。现分部南进,已达韩庄及峄县附近,其主力似尚在临城。
2.第5战区战区以收复鲁中广大地域之目的,以一部在运河之线取攻势防御姿势,以主力由峄县东南方及东北方山地侧击南下之敌,聚歼于临枣支路与韩庄运河间地区。
按照以上作战目的与计划,战区命令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东北方山地,击破峄县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压迫敌于微山湖东岸而歼灭之”。
一部集结于台儿庄北方地区,准备协助对峄县及其西北地区之主力作战。
李宗仁命令孙连仲第2集团军以一部在侯新闸以西运河南岸防御,待机渡河北进,主力控制于贾汪附近及荆山、茅村镇间。张自忠第59军在费县集结整顿后,乘虚向滕县南北地区与由南阳镇附近河之第3集团军部队呼应,截击南下或北退之敌,对泗水方面自行警戒。
孙桐萱第3集团军应超越济宁南北地区,再向兖州、邹县间及界河、官桥间与张自忠第59军及临城以南之攻击部队呼应,袭击敌之侧背,并阻止敌增援或截敌归路。命令庞炳勋第三军团迅速扫荡汤头附近之敌,以一部向莒县方面追击,主力集结于汤头附近布防,对沂水、蒙阴方面自行警戒。
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
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
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为诱敌深入,第31师刘兰斋连长率骑兵连从台儿庄出发,向峄县方向搜索前进,91旅旅长乜子彬率183团跟进,在峄县城南20里康庄与日军遭遇。台儿庄地区战斗正式打响,中国军队马队为诱敌深入边打边撤;3月24日,日军逼近台儿庄开始向台儿庄地区大举进攻。
日军在台儿庄北五里刘家湖村设有炮兵阵地,排列10门大炮,向台儿庄猛轰。91旅183团3营营长高鸿立率领士兵,每人一把大刀,8颗手榴弹,杀入敌人炮兵阵地,砍得敌人无法招架,弃炮而逃。
3月24日,日军矶谷师团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
坚守台儿庄北门的孙仲连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1营是新兵,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王震团长也亲自架起机枪向城外日军扫射。
当晚,日军200人突破小北门,躲进小北门附近的泰山庙,王震团长亲率将士围攻泰山庙之敌,终将其消灭。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多次攻入庄内。守军第2集团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猛攻3天3夜,才冲进城内。
3月24日,当台儿庄激战开始时,蒋介石即赴徐州视察督导,返回时留下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政部次长林蔚,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高级参谋王鸿诏组成参谋团在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
3月27日,当日军增兵鲁南,战事趋向激烈的时刻,蒋介石亲赴台儿庄南车站会见了池峰城,这使池惊喜有加。
蒋拉着池的手说:你的长官说你是忠勇精干兼备之人,今天看来此言不虚。池答复:我师绝对战斗到底,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
3月27日,得到增援后的日军对台儿庄城发动第3次攻击。日军炮轰台儿庄围墙,北城墙被炸塌,小北门亦被毁,守卫小北门的181团3营官兵牺牲殆尽,300多日军突入城内,惨烈的巷战开始,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台儿庄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让作战部参谋长文衣谷亲自率领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
二十四的岁的文衣谷得到近战肉搏日军的第一次机会,十二岁时他亲手杀过山匪,时隔十二年,他终于又拿起圆环大刀猛砍日军白刃战士兵。
日军士兵都以为自己的拼刺刀技能远高于中国军人,但文衣谷不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军人,他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复活,他是中国个人武力值最高的皇帝。
高大魁梧的文衣谷一刀砍下,日军人马俱碎,他砍人上了头,追着十几名日军士兵在残垣瓦砾中乱砍,麾下的警卫员们怕参谋长有闪失,也跟随追杀日军。
3月28日,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企图切断中国守军第31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5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
3月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
31日,国军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这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中方第20军团。
中方第20 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给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
矶谷师团濑谷支队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
第(2/3)页